千合财经丨零碳电力:解锁企业ESG价值

2025-03-03 工程案例

  千合财经摘要:零碳电力,是指在电力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电力。零碳电力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正成为企业提升ESG绩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它不仅能帮企业减少环境影响,还能为企业解锁多维度的ESG价值。

  随着第29届气候大会(COP29)的进行以及美国政府发生的变化,气候行动的赌注从未如此之高,全球电力需求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年全球电力市场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受交通能源电气化及电动汽车销量创新高刺激,全球电力需求量开始上涨了近2%。幸运的是,随着慢慢的变多的公司认识到可持续实践的重要性,企业对可再生电力的采购有所增长。

  近日,清洁技术初创公司Amogy筹集了5,600万美元,为难以减排的行业推进零碳电力解决方案。Amogy提供基于氨的、零排放、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电力解决方案,旨在使重型运输、海事、发电和重工业等难以减排的行业脱碳。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40年减少超过50亿公吨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本期千合财经将带领大家探索零碳电力在解锁企业ESG价值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零碳电力是指在发电过程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的电力生产方式,在全球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零碳电力已成为能源领域的关键发展趋势。零碳电力的应用不仅限于传统的电力供应领域,还大范围的应用于钢铁、化工和石化业、交通业等多个高排放、难以减排的行业。此外,电动汽车、氢气炼钢、光伏发电、绿色储能等新能源元素也是零碳电力应用的重要领域。目前典型的应用途径有两个:

  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具有清洁、灵活、可再生等优点。在光照充足地区,大量建设太阳能电站,能为区域供电。风力发电则是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陆上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和海上,都能建设风电场。水能发电利用河流、湖泊等水体的位能转变为电能,通过建设水电站实现大规模电力生产。生物质能发电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直接燃烧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沼气发电等。

  利用核反应堆中核燃料(通常是铀或钚)的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热能,热能将水加热成高温度高压力的蒸汽,驱动汽轮机旋转,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核电站可提供稳定、大容量的电力,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

  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主要诱因,而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企业若广泛采用零碳电力,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将从能源使用的源头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根据国际能源署《2050年能源零碳排放路线图报告》显示,重点排放企业每使用1兆瓦时的太阳能电力,相较于火电,可减少约0.8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长久来看,大规模的零碳电力应用将助力公司实现碳减排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实质性贡献,这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关键体现。

  并且,零碳电力能够大大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零碳电力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远低于传统能源。以水电为例,其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大气污染物,且相较于火电,无需大量开采煤炭等资源,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对水资源的污染风险。企业使用零碳电力,间接减少了因传统能源生产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露天煤矿开采导致的土地塌陷、矸石山污染等,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企业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一直增长以及传统能源资源的逐渐稀缺,能源安全成为各国和地区关注的焦点。企业热情参加零碳电力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社会责任方面,企业采用零碳电力,可带动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许多零碳电力项目,如风力发电场、太阳能电站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从项目规划、施工到后期运维,为当地居民创造了丰富的就业机会。零碳电力项目的运营还能为社区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如土地租赁费用等,这些资金可用于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条件,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宁德时代的宜宾工厂是 “全球首个电池零碳工厂”,根据宁德时代2023可持续发展报告统计,其工厂80%以上能源来自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水电,每年可减少40万吨碳排放。工厂自主研发了 CFMS智慧厂房管理系统和数字化生产中控管理系统等,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产制造等环节不断改造和创新,实现了零碳运转。

  Google公司在弗吉尼亚州运营的数据中心采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设施和储能系统的组合来提供零碳电力。还与美国电力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商AES公司达成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了为期 10年的供电协议,采用总装机容量为500MW的风力、太阳能发电设施、抽水蓄能设施以及电池储能设施的能源组合供电。

  施耐德电气在上海的康桥工厂作为其全球最大的空气断路器生产基地,通过采用多种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实现零碳运营,如在源网侧展示包括风能、光伏、储能、氢能以及配电网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公司实现零碳电力应用和可持续发展。此外,施耐德电气携手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等打造的无锡示范园,已达成100%绿电消费。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建立动态能源模型,部署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等,实现了工厂运营阶段平均度电成本降低7%,减少基础设施投资500万元,年生产效率提升14%等成果。

  零碳电力作为解锁企业 ESG 价值的关键要素,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夯实社会责任根基以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尽管企业在应用零碳电力过程中面临着成本、技术、政策等诸多挑战,但通过合理的应对策略,企业能够有效克服这些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应积极拥抱零碳电力,将其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的策略,以零碳电力为契机,开启企业 ESG 价值创造的新篇章,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积极贡献。未来,随着零碳电力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成本的逐步降低,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能够充分挖掘零碳电力的潜力,在 ESG 领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